一是通过近3年的努力,仲巴县畜牧业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合作社集体经营层次和规模化程度有所提升, 立足于抢占畜牧业增收的制高点,提出了“乡乡有扩繁场、村村有合作社、联户有技术人员”要求,推行“三个三分之一”的合作社整合股份方式。引导和落实“四个一点”筹措资金渠道,助推发展58个综合经营合作社,密切了群众利益连接机制,全方位精准引导,增加群众收入。2020年底全县牲畜存栏53.03万头(只、匹),其中绵羊27.96万只、山羊20.16万只、牦牛4.74万头、马0.17万匹,截至目前出栏数6.6808万头(只、匹),折合绵羊单位7.3666万只,其中完成霍尔巴绵羊产业区推广2967只,县内推广种羊1520只。完成吉拉牦牛推广392头。
二是加大惜杀惜售思想观念转变的宣传教育,积极从市场观念、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等切身利益层面引导指路、树立典型,使牧民群众从“真金白银”中感受到出栏带来的好处。如:2019年8月16日,在帕羊镇聂康村专业合作社草场举行的仲巴县与百亚成公司销售合作签约仪式上,县政府主要领导致辞,百亚成公司负责人作表态发言。通过示范合作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以调整畜种结构为当前利益和后续发展兼顾的理念,逐步借助市场运作,解决公母比例、年龄比例、老弱残比例失调等问题,逐渐优化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科学规划后备母畜和种公畜比例持续接近1∶25的结构。
四是在自治区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下,仲巴县与市农牧龙头企业百亚成公司达成了牲畜出栏、养殖技术等服务方面的协议,为仲巴县进一步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2019年底,全县牲畜总出栏23.27万头(只、匹),折合绵羊单位26.56万只,其中牛1.13万头、绵羊15.93万只、山羊6.21万只,全县出栏率达42.2%,比2018年增长9.6%。其中与百亚成公司建立的牲畜出栏收购长效机制,公司收购12.73万头(只、匹),折合绵羊单位13.72万只,其中绵羊10.34万只、山羊2.13万只、牛0.25万头,实现创收1.1亿元,全县户均增收1.98万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其中偏吉乡543户1952人户均增收4万元、人均增收1.1万元。
今年以来,全县牲畜已出栏6.6808万头(只、匹),折合绵羊单位7.3666万只,其中牛0.124万头、绵羊5.8871万只、山羊0.6239万只、马66匹。其中与百亚成公司建立牲畜出栏收购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收购5.7047万头(只、匹),折合绵羊单位6.0299万只,其中山羊0.5270万只,牦牛0.0813万头,绵羊5.0924万只,实现创收7776.1129万元。仲巴县政府在市委正确的决策道路上持续加大与百亚成公司合作力度,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预计到今年底,创收将达到1.2亿元;在抢市场和政府引导、互惠共赢的市场体制中,仲巴县率先获得了现代畜牧业带来的红利。
下一步,仲巴县将继续统筹科学养殖,技术服务等各方面力量,继续深化“公司+合作社+基地+牧户”合作经营模式,继续加大非生产畜淘汰力度,提高适龄母畜比例,优化公母比例,实现分群管理;继续保持和巩固8∶2的畜群结构,长远保证后备畜群力量源。
同时,继续关注和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实行牲畜强制免疫制度,确保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达70%以上,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继续引导群众科学养殖、科学防疫,以合作社为核心,针对疫病流行特点,认真开展疫情监测和报告,抓好疫情应急处突,探索把防疫人员与合作社效益挂钩,以技术入社,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继续针对牲畜多发性常见疾病和寄生虫病,引导合作社每年要做好常用药品的购买和储备,县、乡包片技术人员抓好诊疗防治工作,降低牲畜死亡率,保障合作社牛羊产业健康发展。